关于上课的一点想法
我想讨论一下,什么叫做一节好的课程。课程的目的是什么?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听懂内容,能让学生从这节课里学到东西。听懂内容只是第一层,学到东西可能就是大气层了。作为学生,学到东西。作为老师,用知识换到利益。应该是件开心的事情,但是很显然,现实并不是很开心的。我想应该有多方面的因素。我在上学的时候上了很多的课程,我也报名了一些其他业余的课程。有些课我能听下去,有些课我听不下去。我自己在讲课的时候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到底那些听不下去的课程是因为什么?我自己的课程学生能不能听懂?学生能不能听下去?我们简单理一下。
学生决定课程下限
说到让学生学到东西这个的因素就太多了,我们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为什么要去听你这节课?有这么几个可能性:
你的课程是学业必须的课程,这里指大学里的老师上的课程。
你的课程是生活技能的课程,可以改善生活方式,这里指理财课程阅读课程或者一些其他的生活课程什么的。
你的课程是可以提升能力的课程,比如说掌握一门新的技能,学会一种新语言,学会一种新的软件等。
这里面有很多被动和主动的关系,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课程是更偏向于学生主动的课程,这可能会好上。比如说学生来上你的生活技能课程,能力提升课程。如果是有互动的课程,那你会得到很多反馈。当然这里的反馈有好有坏,但是你可以确定的是,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你的课程,并且能第一时间告诉你,你的课程怎么样,能听懂还是听不懂,什么地方可以理解什么地方不可以理解。如果你的课程是没有互动的课程,那课程如果有些瑕疵,节奏不对或者内容质量不好。只要不是大问题,小问题学生都能接受。当然能不要有问题是最好的,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学生主动上课的这个层面,你的发挥的空间是足够的,有足够的下限和无限的上限。
但是如果是学生被动的课程,那下场就不一定好了。学生会去尽可能的不去上,比如说大学的课程。如果你是大学课程的教课老师,那学生的听课程度,就完全取决于你课程的质量。不会有学生因为说,因为这个内容很独特,讲的再烂也要听下去。如果课程有一定的问题(甚至是瑕疵),那学生一定会去想办法把考试过了,而不是说去上你的课。当然面对这些学生,如果你是一个仅仅是上课的老师,那就上课就行了。但是如果想要把课上好,这是要下功夫的。需要合理的课程设计和一定的说课能力。当然什么是一个好课程这个放到后面讲。
还有就是学生的类型,接受快的学生和接受慢的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程度肯定也是不一样的。不过课程在设立之初就是希望所有的学生能听懂。所以我们的下限也会因为你的用户群体的理解程度而提高。如果学生理解不是很快,知识水平不是很够,那你的下限就得提高。质量就得提上来,就要讲的细和讲的全。
所以做一门好课程,第一个面对的用户群体,就是学生。我认为什么样的学生就对应着什么样的下限。当然不辜负学生,也是老师的道德。课程是自己的产物,自己肯定不希望自己的课程下限低。
好课程的指标有哪些
无论是讲课还是录课,我们都需要一些硬性的指标来评估我们的课程。根据影视飓风的视频,我觉得我们的课程指标可以分为:足够充分的知识量、足够完整的趣味性、足够张弛的节奏和独一无二的观感。
足够充分的知识量
这两天开学,大学基本上新课都开始上第一课。首先来说说我自己的「数电课」。我觉得我们刚哥讲的数电课很好,不过由于每次上课的内容感觉都好少,让我完全没有兴趣去听下去。因为数电的书很厚,我自己提前翻了翻其中的内容,精读了一遍前面几章,我再认真听老师上课的时候,我就发现老师一节课讲的内容其实就是几页纸,完全不够,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内容。这就让人完全丧失了往下听的兴趣。我不是多好的学生,所以我认为我可以拿来作为标准来衡量一节课的内容量。在上电路课的时候一节课的内容量就非常大,如果一节课没有跟上,那就完全跟不上了。但是我的数电就完全没有这样的感觉。所以就算学生有准备要好好上课,我们准备课程的时候需要保证一节课的内容给你量足够大。1h 的课程就要足够讲 1h。
内容量充分的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上课的时候能一直在讲。讲闲话和生动举例子不一样,当准备的内容量大,讲师就会利用每一分钟将内容讲满,留给讲闲话的时间就短了,所以学生只能听到大量的干货,听到有量的新知识一定会让学生产生兴趣,而且知识量大的干货会让人有一种学到东西的感觉。
我们提供充分的知识量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有一种能学到东西的感觉。学生有了这种感觉,才会继续往下去学,越学越多,掌握的量足了,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学会你提供的这个课程了。
足够完整的趣味性
课程与内容不但要靠量上去,如果光有量是显然不够的,我们在提供量的基础上,应该让我们的量具有趣味性。这里的趣味性应该更靠近「智慧」的方向。当量大的时候就涉及到是否有学生能听懂我们的内容,一般来说课程的设立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让不懂的学生懂,而为了满足这个目的,我们需要用学生本来懂的东西去引申不懂的知识。「智慧」的举例与描述就是好的引申的工具。具体指的是:生动形象的举例与平易近人的描述。
生动形象的例子是一个课程中最灵活的部分,我们在教授知识点或者行为的时候用定义去描述和用例子去描述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在接受程度上来说,学生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但是没有人会不理解自己原先理解过的东西,所以恰当的举例就会让学生明白这个意思。比如说:在制作 C++ 入门课程的时候,我们讲师团队的 c0per 就使用了小盒子来举例变量,学生刚接触编程的时候,肯定对内容是不熟悉的,所以如果我们用生活中的容器来举例,这就让学生明白了,“哦,这个就是一个存数值的盒子”。那学生就明白了这个过程。再比如说为什么变量名不能重复?我使用了在教室里点名的情况,如果有重名的人,你是不知道叫的是谁的,所以我们要区分开每一个变量就要用不同的变量名。当然这个时候我也可以去说如果有变量名重复了,编译器就不知道使用哪个变量。与其讲清楚专业的原理,使用大众化的例子描述,学生一定能更好的接受。生动形象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我们都知道在课上讲闲话学生肯定会听,因为闲话更贴近生活,那我们举例子也是一个道理,越是自己身边事就越能调动积极性。
平易近人的描述指在描述的时候尽量少使用过于专业话的名称,而尽量用作用代替名称。你会发现我上一句话写的就很专业,但是如果我说:「平易近人的描述就是说话时候能把每个部分的作用提出来,少装逼多举例」。你会发现我后面这句话就把要做的事情直接提出来了,那就是「少装逼,多举例」。就要比之前说「尽量少使用过于专业话的名称」要来的明确,清晰。所以更贴近生活话的描述其实也是更能让学生听懂你在说什么。当然我们也是需要专业话的名称描述的,这个时候如果使用对比的手法,让学生把专业内容和通俗内容对照起来。学生就会建立联系,又因为有一个有趣的对照,知识会因为对照更牢固。
所以说,我们这里的「有趣性」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内容和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足够张弛的节奏
万物皆有它自身的节奏。
当我们的课程已经拥有了足够多的内容,足够的例子来支撑我们的内容。接下来就是如何安排与组织内容。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这里的节奏分别指的是,「单独」的节奏与「总体」的节奏。人说话的时候是有节奏的,内容安排也是有节奏的。我们这里的单独就只的是语言组织,总体就是指的内容组织。
单独的节奏因老师个人而异,但是无论什么样的节奏,老师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个人的节奏。一个合格的个人节奏应该是学生能听出来,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需要了解的地方。老师在阐述内容的时候,就应该将这些信息通过语音语调或者是快慢的方式体现出来,这样学生最起码不会因为平平的叙述方式想睡觉。
总体的节奏是课程内容的安排,主要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在前期内容,我们需要讲清楚接下来干什么,让学生对整体内容有个大致了解,中期需要对内容的细分,后期需要总结归纳。这是一个经典的总分总结构,也是最好用的节奏安排。知识点都是一个一个独立的内容,但是课程的设计就是让知识点间存在联系,这有点像双向链接的笔记。所以在节奏上也需要让学生能明白这些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什么地方讲快,什么地方讲慢也是需要琢磨。当然不是千篇一律的说不重要的地方要讲快、重要的地方要细细讲。如果说重要的地方需要不重要的铺垫,那我们肯定也要把不重要的知识交代清楚。
组织好的内容,不能让学生在听的时候感到云里雾里没有联系,也不能让学生觉得拖泥带水都是一个东西,需要将内容安排到合理的位置——新鲜与能听懂的位置。一个好的节奏应该是循序渐进,有起有伏。在重点的地方强调,在不重点的地方轻松。然后的安排上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可以由刚学到的内容引申出后续内容。又一次强调了「能学到东西」的感受。
做课程其实与做产品应该是同样的道理,我们需要照顾到学生的体验,而这中间最能照顾到学生体验的就是节奏。
独一无二的观感
最后的观感,可以说是技术层面的要求。其实前面 3 个要点其实就可以规范出什么是好的课程,但是这里我想了想还是加上了观感。观感主要分为 3 个方面:视觉、听觉与操作。前两个很古典,保证看得见与听得见是一般课程的最低要求。但是这里的视觉与听觉我认为可以更近一步的要求。
人可以看到很多内容,文字、色彩或者是动画。而一个好的课程应该体验是多样性的。在视觉的观感上首先应该是统一的,也就是说,在视觉方面的美术风格应该是规划成一样的。如果说是古朴的文化课程,那应该在呈现上保持古朴的设计风格,典雅的色系与典雅的排版。如果说是科技类型的课程,那应该在更注重于科技的感觉,更加立体的表现与冲击感十足的设计风格。无论是什么样的设计风格,统一是最重要的,在视觉的表现力上可以稍微弱一点,但是给人的观感应该是和谐统一,无论这一期课程还是这一套课程,表现形式应该是一样的。
听觉的要求应该说是最简单的,无论是谁都喜欢听到清晰的内容,课程不需要像节目一样配乐或者是有很冲击力的音效。清晰是最重要的。
而操作其实是一个很新颖的方向。一切都是围绕着「能学到东西」的体验来设计,而操作在这里就是指能立马运用到其中,可以试验一下自己学到的东西。可以是像回形针那样的可控的组件化操作,也可以像计蒜课那样学到东西立马在网页进行提交。而这个操作其实没有必要那么的科技向。可以是简单的一个回答问题的交互,也可以是上课中的一次提问。当然这里是需要设计的,学生突然把从听课的状态突然转换到实践的状态,这显然是不太实际的,学生会比较反感去立马回答问题,甚至会敷衍了事。所以需要与节奏相互配合,在缓慢的节奏中转换学生的状态,在有趣的情绪中去让学生尝试。
总结
以上就是 uncle-lu 关于课程制作的一些讨论,课程应该是综合性的产品,分为很多维度,但是目的是肯定不会变的。
那就是让学生轻松的学到东西。